·

抒情
离别
记梦
秋天
爱情
思乡
写景
赞美
春天

赏析

这首《内家娇》是清代汪懋麟所作,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家,前往远方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期待。诗中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首句“别家秋欲幕,黄花节、深院海棠垂”,以秋天的景象开篇,渲染出离别的氛围。黄花(菊花)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深院中的海棠垂落,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为离别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接着,“记亲荐小蛮,衾裯香烂,艳歌大妇,参昴星稀”几句,通过回忆与家人的温馨时刻,如小妾小蛮的陪伴、温暖的被褥、妻子的歌声,以及星空的美丽,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怀念和留恋。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衾裯”、“艳歌”赋予了温暖和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香奁畔,青鸾双照影,红烛对吟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香奁旁,青鸾(传说中的神鸟)的影子映在镜中,红烛下,夫妻相对吟诗,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浪漫和诗意,体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感情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忽赋远游,去时恨速,不嗔人怨,来日嫌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家远行的不舍和对早日归来的期盼。离别时的急切和对未来的焦虑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对未知旅程的不安。“还家春已暮,樱桃熟、后园杏子离离”描述了诗人想象中归家时的情景,春天已经过去,樱桃成熟,后园的杏子挂满枝头,这不仅预示着季节的变换,也暗示着家的温馨和生机。诗人对这些熟悉的景象充满期待,渴望与家人共享这份宁静和喜悦。最后,“却喜风轻花暖,燕舞莺啼。且烦卿检校,香笺粉笔,待予挥洒,丽句清词。更问床头美酒,藏得多时”表达了诗人对归家后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期待。风轻花暖,燕舞莺啼,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诗人希望妻子准备好纸笔,等待他归来时挥洒才情,创作出美丽的诗句。同时,询问床头是否藏有多时未开封的美酒,预示着归家后将与家人共享佳酿,共度欢乐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归家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充满温情和诗意的作品。

汪懋麟

182首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