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情感
咏物
写人
怀古
读书
遗民思想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哀王德符》表达了对故去的王德符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深期久屈一时伸”暗示了王德符生前可能遭遇了长期的困境,如今得以伸展,但已无法挽回。第二句“白发蓬庐竟不春”描绘了他即使身处简陋居所,也未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暗指其晚景凄凉。第三句“在抱孤儿方识母”揭示了王德符作为父亲的责任和慈爱,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或许正抱着年幼的孩子,让人体会到母性的伟大和父爱的深沉。第四句“藏书万卷付何人”则表达了对王德符学问才华的惋惜,以及对后继者的忧虑,他的大量藏书无人能继承。第五句“穗帷像设空堂暮”描绘了王德符去世后,曾经热闹的场景变得空寂,只有傍晚时分的寂静笼罩着空荡荡的厅堂。最后一句“萧寺琴尊异世身”以萧瑟的寺庙和琴酒之物,形象地刻画出王德符与世隔绝的孤独亡者形象。全诗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王德符的人生轨迹和身后之痛,以及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哀悼。结尾“同社相逢俱涕落,百年无复见遗民”更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哀伤中相见,感叹再也见不到这位亡者,流露出对逝者永久的哀思。

廖大圭

250首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