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抒情
夏天
园林
纸帐
咏物
坐清影
吟诵
手法
梅杏

译文

沙地中的清泉环绕着草堂,纸做的帷帐卷起在空空的床上。
宁静中蕴含着生命的真谛,吟诗并非出于世俗的情感。
在园林中静坐享受清幽的身影,品尝梅子和杏子咀嚼那红色的芬芳。
是谁居住在那西边的寺庙里,晚钟的声音伴随着夕阳传送过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陈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沙泉”给人以潺潺流水的声音,“草堂”则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而“纸帐卷空床”则透露出一份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情趣。接着,“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寻找真正的精神食粮,不为世俗之事所扰乱。这里的“静”和“吟”都是对内在情感的抒发,是一种超脱尘嚣的生活态度。再下来,“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两句,继续描绘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园林坐清影”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园林中享受着孤独而美好的时光,而“梅杏嚼红香”则是对春日里花果之美的细腻描绘,通过感官体验传达出自然之美。最后,“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两句,则引出了诗人对于远方寺庙中僧人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谁住”表达了一种探索未知的欲望,而“钟声送夕阳”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喟,通过寺庙的钟声与夕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