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草
堂
作
沙
泉
带
草
堂
,
纸
帐
卷
空
床
。
静
是
真
消
息
,
吟
非
俗
肺
肠
。
园
林
坐
清
影
,
梅
杏
嚼
红
香
。
谁
住
原
西
寺
,
钟
声
送
夕
阳
。
写景
抒情
夏天
园林
纸帐
咏物
坐清影
吟诵
手法
梅杏
译文
沙地中的清泉环绕着草堂,纸做的帷帐卷起在空空的床上。
宁静中蕴含着生命的真谛,吟诗并非出于世俗的情感。
在园林中静坐享受清幽的身影,品尝梅子和杏子咀嚼那红色的芬芳。
是谁居住在那西边的寺庙里,晚钟的声音伴随着夕阳传送过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陈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沙泉”给人以潺潺流水的声音,“草堂”则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而“纸帐卷空床”则透露出一份简朴而不失雅致的生活情趣。接着,“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寻找真正的精神食粮,不为世俗之事所扰乱。这里的“静”和“吟”都是对内在情感的抒发,是一种超脱尘嚣的生活态度。再下来,“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两句,继续描绘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园林坐清影”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园林中享受着孤独而美好的时光,而“梅杏嚼红香”则是对春日里花果之美的细腻描绘,通过感官体验传达出自然之美。最后,“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两句,则引出了诗人对于远方寺庙中僧人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谁住”表达了一种探索未知的欲望,而“钟声送夕阳”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喟,通过寺庙的钟声与夕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您喜欢
’晚凉
明·萧光绪
薄暮披襟六月风,白云都作日边红。轻淫蒲扇空庭上,暂脱微躯汤火中。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其四)穹窿云气
明·韩雍
山川有佳气,飞飞满穹窿。变态既靡常,间色亦匪同。随时作霖雨,赞此化育功。凝睇不可休,疑亲在云中。
次韵庸斋纳凉一首
宋·王阮
招提竹钥不曾关,容我追凉突兀间。石甃阴生寒水玉,天灯烁散火云山。葛巾当昼何庸脱,葵扇非秋却暂闲。所愧岑参聊尔耳,强将诗与少陵班。
题大云仓达观台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戴郎台上镜面平,达人大观因我名。何时燕爵贺新屋,唤取竹枝歌月明。
唐明府以驯鹿见贻赋此呈谢
明·张萱
皂衣将德命,琼角喻深心。曾夹神明毂,来游木石林。疑从蕉下得,不向梦中寻。把笔歌攸伏,薰风候鼓琴。
和颜长道寄三首(其一)首夏
宋·韦骧
秀邑发丛萱,清阴泛新竹。园林足幽思,扬扬曲池曲。奚独念春归,爱此未炎燠。
初叨赐鲥鱼志感
明·蒋冕
东南嘉味说江鲥,当暑分鲜下赤墀。贡入争传喧漕路,篚开犹自带冰澌。古人多骨空留恨,今日新恩合赋诗。一饭可能忘厚报,深惭犬马力先疲。
题西窗
元·王娇红
日影萦阶睡正醒,篆烟如缕午风平。玉箫吹尽霓裳调,谁识鸾声与凤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