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
后
江
西
过
孙
鲂
旧
居
因
寄
旧
游
重
到
倍
悲
凉
,
吟
忆
同
人
倚
寺
墙
。
何
处
暮
蝉
喧
逆
旅
,
此
中
山
鸟
噪
垂
杨
。
寰
区
有
主
权
兵
器
,
风
月
无
人
掌
桂
香
。
欲
寄
此
心
空
北
望
,
塞
鸿
天
末
失
归
行
。
怀古抒情
山水写景
离别思乡
秋日写景
悼亡
怀旧
动物
山鸟
秋意表达
思友情感
译文
重游故地倍感悲伤凄凉,吟诗回忆起与友人依偎在寺墙边的情景。
哪里的暮蝉在客舍外喧闹,这里的山鸟在垂柳间叽喳。
世间处处有权势操弄兵器,风月美景却无人来掌管桂花的芬芳。
想把这番心情寄托给北方的天空,却发现边塞的大雁也迷失了归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所感受到的深沉悲凉之情。开篇即点出“旧游重到倍悲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和哀伤。“吟忆同人倚寺墙”一句,则是诗人在追忆与朋友共同倚靠寺墙时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接下来的“何处暮蝉喧逆旅,此中山鸟噪垂杨”两句,通过对昆虫鸣叫声的描绘,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寂寞与孤独。昆虫在枝头聒噪,山间鸟儿啼叫,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似乎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回音。“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无力感。政治上的混乱和军事上的争斗,使得原本应该被珍惜的美好时光变得毫无意义。最后,“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两句,是诗人想要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远方,却又感到迷茫和失落。北望中带有一丝渺茫,对于归途的渴望也随着黄昏时分变得更加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怀旧以及对于乱世的无奈。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