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
鸪
天
·
柳
惯
得
轻
柔
绮
陌
中
,
几
枝
斜
映
驿
亭
红
。
微
烟
啅
雀
金
犹
懒
,
细
雨
藏
鸦
绿
未
浓
。
攀
傍
岸
,
折
随
风
,
管
人
离
别
思
无
穷
。
开
花
更
是
无
聊
赖
,
一
片
西
飞
一
片
东
。
写景
写花
怀旧
抒情
自然景观
写风
秋天
写鸟
柳树
情感
思乡
离别
送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鹧鸪天·柳》描绘了一幅春天柳树的生动画面。首句“惯得轻柔绮陌中”展现了柳树在春日里轻盈飘逸的姿态,如同在繁华的街道上婆娑起舞。"几枝斜映驿亭红"则描绘了柳树的枝条斜斜地映照在驿站的红色屋檐上,色彩鲜明,富有诗意。接下来的两句“微烟啅雀金犹懒,细雨藏鸦绿未浓”,通过描绘柳树下微烟缭绕,鸟儿慵懒地觅食,以及细雨中乌鸦隐没在翠绿的柳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攀傍岸,折随风,管人离别思无穷”表达了柳树与离别之情的紧密联系,似乎在诉说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无尽思念。最后,“开花更是无聊赖,一片西飞一片东”以柳絮的纷飞象征着离别之人的去向各异,既写出柳树的孤独,也寓言了人生的离散。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柳树为载体,抒发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