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道
士
还
冶
城
僧
顺
尝
有
言
,
惠
不
在
天
上
。
但
行
即
须
到
,
此
气
何
勇
壮
。
水
云
黄
冠
流
,
诗
酒
发
清
旷
。
十
年
落
东
海
,
故
国
隔
西
望
。
亦
云
自
不
归
,
要
去
谁
我
障
。
配
顺
足
有
馀
,
天
地
纳
豪
放
。
今
日
金
昌
亭
,
风
紧
秋
叶
荡
。
留
亦
无
不
从
,
去
亦
无
所
怅
。
吸
我
白
玉
钟
,
仰
面
月
相
向
。
酣
歌
一
掉
首
,
云
鸾
渺
仙
仗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秋日写景
送别
豪放
赞美自然
写山写水
友情
佳节秋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方道士还冶城》,以道士归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赞美。首句“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引用僧人的话语,暗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天外,而是源于内心实践。接下来,“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强调行动的力量和决心,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饮酒作诗,心境开阔。诗人感慨“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远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含着对尘世的疏离。“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进一步表达了道士的决绝,无人能阻挡他追求自由的脚步。而“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则赞扬道士的豁达与大气,他的行为得到了天地的认可。结尾处,“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描绘了送别场景,尽管风大秋叶飘摇,但诗人并无离别的伤感。“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表明无论去留,他都能坦然面对。最后,以“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和“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收尾,展现出诗人与道士一同畅饮,高歌,仿佛与仙人共游的超脱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沈周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洒脱与豪情。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您喜欢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赠李鋉师
明·释函可
偶尔相逢似旧知,匡床共坐啜山薇。只应蝴蝶忘愁恨,莫向人民问是非。多病自怜馀鹤骨,爱閒无计掩云扉。何时得遂芒鞋愿,白日从君踏翠微。
简蔡天任
宋·吴则礼
天公与此强健身,故遣雨洗南徐春。梅柳暮年经老眼,江湖畴昔著羁臣。要穿遥集脚底屐,不负渊明头上巾。颇欲扶筇说幽事,漫郎端肯恕醉人。
姜侯携酒过资寿寺中
明·傅汝舟
三年不到娱溪上,千里相逢沧海间。入寺杯盘留夜月,出城车马动秋山。松阴密傍星河转,鹤影低随灯火还。野客明时甘老去,劝君青鬓莫投閒。
秋日喜子鱼孟阳君美仲和过檀园宿留即事
明·李流芳
长日郊居少送迎,喜闻客至启柴荆。百年潦倒谙交态,廿里过从见故情。凉雨洗尘秋院静,飞虫远烛夜堂清。休论旧事增惆怅,醉起巡廊绕月行。
失题四首(其四)
清·曾国藩
两度归帆溯上流,萧萧落木洞庭秋。送君此去风前酒,忆我当时月夜舟。弘景旧居勾曲洞,杜陵新卜烷溪头。好栽修竹一千亩,更抵人间万户侯。
酬周公瑕见过
明·欧大任
相逢意气酒垆傍,薄宦宁知俸一囊。繁露书难追董相,醇醪交自得周郎。朝朝苜蓿年堪老,处处芙蓉秋可裳。且共扁舟公路浦,莼鲈吾亦忆江乡。
胡子德偕有伦往
明·徐渭
王孙游远道,芳草日将斜。旧醉吴山月,今酣燕市花。北程浑入柳,西马正求茶。莫遣双鱼断,相思岁晚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