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景
情感
节令
寒乡
怀才不遇
对比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浣溪沙》之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而富有意境的室内场景,并借此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雨暗轩窗昼易昏" 一句,设定了一天气阴沉、雨水绵绵的氛围,其中“轩窗”指的是精美的窗棂,这里用来形容室内的宁静与安逸。诗人通过“昼易昏”表达了时间流逝的缓慢感,仿佛白天很快就要过去,转眼间便是黄昏。"强敧纤手浴金盆" 描述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细腻双手正轻柔地在洗涤一件精致的金质物品。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反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心境。"却因凉思谢飞蚊" 这里“凉思”指的是随着天气转凉,心中升起的一种淡淡的忧愁。诗人感激那些不再烦扰的蚊虫,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也隐含了一种对于过去烦恼事物已然消逝的感慨。"酒量羡君如鹄举,寒乡怜我似鸱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能像高飞的鹤一样(“如鹄举”),拥有喝下一壶酒便能飞升的能力,以此来表达自己想要跨越距离与朋友相聚的情感。而“寒乡怜我似鸱蹲”则是说,诗人在这寒冷的地方,也希望能够得到友人的怜悯,就像鸟儿在寒冷中蜷缩成一团以保温一样。"由来同是一乾坤"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宇宙万物皆出于同一个根源的哲学思想,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世界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朋友间精神联系的珍视。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种对日常场景的审美享受,也是诗人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与情感寄托。

李之仪

837首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禅庭夜坐
明·陶益
寻幽养病惟依寺,心了身閒祇爱僧。幻界夜来窥色相,杳然空见佛前灯。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