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词
百
首
(
其
十
二
)
颟
顸
冰
面
莹
池
心
,
风
刮
瑶
阶
腊
雪
深
。
怪
得
宫
中
无
兽
炭
,
步
摇
钗
是
辟
寒
金
。
写景
咏物
宫怨
冬天的写景
雪的写景
情感的抒发
译文
冰面上的湖心晶莹如玉,寒风吹过,瑶台阶前的腊雪堆积深厚。
难怪宫中没有取暖的兽炭,原来步摇钗上的金饰是避寒的宝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冬的宫廷景象,通过对冰面、瑶阶和雪的精细刻画,营造出一种既冷冽又华美的氛围。颟顸的冰面反射着莹莹的光泽,如同心灵深处的宁静与纯净。而风刮过装饰精致的宫阶,雪花纷飞,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诗人提到“怪得宫中无兽炭”,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宫廷生活的一种质疑或不满。古代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取暖通常靠燃烧兽炭(即动物的骨骼),而宫中的这种基本温暖竟然也无法得到,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宫中生活困难的感受。最后一句“步摇钗是辟寒金”,则描写了一种奢华但又冰冷的装饰。这里的“步摇”是一种佩戴在头顶的珠宝,随着行走摇曳生姿。而“辟寒金”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用来抵御寒冷的金质物品。这里的“辟寒”既有温暖的含义,也包含了一种对抗严寒的坚持。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冬宫廷生活中的冷艳与奢华,反映出诗人对于那时社会的一种独特视角。
和凝
134首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桂殿秋(其一)
唐·李白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宫词一百七首(其九)
明·宁献王
钧天迭奏昆明池,桃花春暖鱼龙嬉。残妆洗作胭脂水,流出宫墙污燕泥。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