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赵
承
旨
画
兰
可
怜
王
者
香
零
落
,
憔
悴
潇
湘
第
一
枝
。
空
向
新
朝
夸
画
笔
,
难
为
骚
客
写
愁
思
。
故
宫
落
日
悲
荆
棘
,
周
道
秋
风
怨
《
黍
离
》
。
何
处
托
根
犹
故
土
,
淡
烟
细
雨
伴
江
蓠
。
咏物
写花
兰花
怀古
抒情
写景
秋天
思乡
情感
赞美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沈纕的《题赵承旨画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首句“可怜王者香零落”,以王者之兰凋零比喻昔日荣华的消逝,寄寓了对往昔繁华的惋惜。次句“憔悴潇湘第一枝”进一步渲染兰花的憔悴状态,将其置于潇湘之地,更显其孤独与哀愁。“空向新朝夸画笔”暗指兰花虽美,却只能在画中供人欣赏,无法真正体验到现实的变迁。“难为骚客写愁思”则表达了诗人感叹即使再出色的画技,也无法捕捉和传达兰花深藏的情感与哀愁。接下来,“故宫落日悲荆棘”借故宫的荒凉,寓言王朝的衰败,与《黍离》之悲相呼应,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周道秋风怨《黍离》”则通过秋风中的《黍离》之歌,表达了对故国衰亡的哀怨。最后两句“何处托根犹故土,淡烟细雨伴江蓠”,诗人以兰花寻找故土无处寄托,只能在淡烟细雨中与江边的藜草相伴,象征着流离失所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寓言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故园之情的执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