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暮
杂
感
三
首
(
其
二
)
朋
社
招
邀
酒
满
罂
,
云
间
日
下
旧
知
名
。
两
行
绛
蜡
呼
卢
雉
,
十
斛
明
珠
赠
燕
莺
。
歌
席
牢
愁
矜
坐
客
,
穷
阎
连
蹇
负
前
盟
。
自
来
材
大
难
为
用
,
何
恤
天
池
作
黾
声
。
情感
忧思
怀古
咏志
自然
风景
励志
节气
友情
抒情
赏析
这首诗《岁暮杂感三首(其二)》由晚清诗人徐兆玮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朋社招邀酒满罂,云间日下旧知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聚会中畅饮的情景,酒满瓶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欢愉,而“云间日下”则寓指时光流转,岁月如梭,旧日的名声与如今的相聚形成对比,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颔联“两行绛蜡呼卢雉,十斛明珠赠燕莺”,进一步描绘了聚会中的热闹场景。绛蜡代表红烛,呼卢雉则是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借以形容聚会的热烈气氛;而十斛明珠赠燕莺,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慷慨赠予,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颈联“歌席牢愁矜坐客,穷阎连蹇负前盟”,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歌席牢愁,意味着即使在欢聚之时,诗人内心也充满了愁绪,这愁绪可能源于对过去承诺的未践,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矜坐客,即让座上的宾客感到尴尬或不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尾联“自来材大难为用,何恤天池作黾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材大难为用,意味着尽管才华横溢,却难以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舞台展现自我,这种境遇让诗人感到困惑与失落。何恤天池作黾声,则是用黾(一种蛙类)在天池中发出微弱的声音来比喻自己的声音在广阔的世界中显得微不足道,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认同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心态,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更蕴含了对自身价值与社会角色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喜杜荀鹤及第
唐·李昭象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花朝雨中集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花朝杯在手,联句竞劳思。咏物怀今古,幽栖惬岁时。邻鸡宵烛尽,深薜草堂垂。且抱疏弦卧,知音欲问谁。
非狂
明末清初·屈大均
非狂人不信,尽作酒徒看。市上无屠者,淮阴有钓竿。英雄宜发白,老大更心丹。惨淡风云会,时来定不难。
次韵胡兄(其一)
宋·方岳
钓蓑烟雨断矶头,恋阙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长作祟,背无三甲不封侯。惯贫已识山林趣,投老归从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鹤,忍饥犹未怯茶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