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秋节
抒情
婉约
竹炉茶灶
落叶
寒霜
斋鼓梵钟
写闲适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首句“竹炉茶灶”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画面中,竹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茶灶则传递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品味。接着,“落叶供薪风扫”,以落叶自喻,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迭,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日长昼短之时,诗人选择“昼眠迟”,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云冷封吟屐,霜寒索破衣”两句,通过“云冷”、“霜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或许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鬓丝禅榻畔,斋鼓梵钟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主题,禅榻与梵钟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修行。最后,“檐角蛛丝飏,客支颐”以细微的自然景象收尾,蜘蛛丝随风飘扬,既是自然界的一幕,也寓意着生活的琐碎与变化。而“客支颐”则可能是诗人独自思考、静观外界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决心。

猜您喜欢

台湾竹枝词(其三)
清·薛约
番女妖娆善雅音,私欢猫踏递情深。幽窗月色凉如水,每到更阑听嘴琴。
菩萨蛮
宋·秦观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卜算子(其二)席间再作
宋·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鹧鸪天(其二)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宋·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恋绣衾
宋·高观国
碧梧偷恋小窗阴。恨芭蕉、不展寸心。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月明欲教吹箫去,隔骖鸾、空留怨音。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
惜秋华·牵牛花
清·沈岸登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浅白更青,残月恁时.....
长亭怨慢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记那日、画帘深处。双笑双携,背灯无语。霜甃芳兰,红心冷抱蝶魂聚。香钩一捻,偏懒向、苔阶步。并坐尚嫌疏,甚底事、来时便去。凝伫。孤篷日暝,断雁空江愁暮。瘦来眉月,莫瘦了、初.....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