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言
奉
陪
皇
太
子
释
奠
诗
一
首
应
令
(
其
二
)
皇
灵
拓
统
,
帝
宅
遐
光
。
驰
威
日
域
,
浃
化
乾
纲
。
网
罗
千
代
,
并
吞
百
王
。
祯
凝
国
太
,
庆
袭
元
良
。
歌功颂德
赞美皇室
描述国泰民安
赏析
这首诗是许敬宗在隋末唐初时期所作的《四言奉陪皇太子释奠诗一首应令》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宏大的气势,颂扬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对天下的全面统治。“皇灵拓统,帝宅遐光”,开篇即以“皇灵”、“帝宅”点明主题,赞颂皇权的神授与深远影响。“拓统”意味着开拓统治,而“遐光”则指光辉远播,共同描绘出一幅皇权普照天下的壮丽景象。“驰威日域,浃化乾纲”,进一步描述了皇权的威严与影响力。"驰威"表现了皇权的迅速传播与强大威力,“日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浃化乾纲”则强调了皇权对世界的全面治理与教化,使得天下的秩序得以确立。“网罗千代,并吞百王”,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皇权的包容性与征服力,将历史上的众多王朝都囊括于其中,显示了皇权的博大与统一。“祯凝国太,庆袭元良”,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以及对皇权传承的期待。"祯凝"意为吉祥降临,"国太"指国家太平,"庆袭元良"则是希望皇权能够世代相传,保持稳定与繁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概括,展现了对皇权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深切期盼。
许敬宗
43首
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