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写景抒情
春日
怀乡思情
珍惜当下

赏析

这首诗《寒食》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首联“为恋风光好,那堪节物催”,开篇即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之情。“风光好”与“节物催”形成鲜明对照,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又感叹岁月不待人,时光飞逝。颔联“事随浮世往,花似去年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个人经历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指出人事如浮云般变幻,而花朵却仿佛在重复着去年的绽放,暗示了生命中的某些不变与永恒,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莫洒无家泪,须倾有限杯”,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无法挽回的过去而悲伤落泪,而是应该珍惜眼前,借酒浇愁,享受生活。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自我调适与乐观精神。尾联“诗人多少兴,都向醉中来”,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收束全诗,强调了诗歌创作与饮酒之乐之间的内在联系。诗人认为,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借酒消愁,都是在醉意中寻找灵感与情感的释放。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在现实压力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整体而言,《寒食》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李俊民

872首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