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为
恋
风
光
好
,
那
堪
节
物
催
。
事
随
浮
世
往
,
花
似
去
年
开
。
莫
洒
无
家
泪
,
须
倾
有
限
杯
。
诗
人
多
少
兴
,
都
向
醉
中
来
。
节日
写景抒情
春日
怀乡思情
珍惜当下
赏析
这首诗《寒食》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首联“为恋风光好,那堪节物催”,开篇即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之情。“风光好”与“节物催”形成鲜明对照,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又感叹岁月不待人,时光飞逝。颔联“事随浮世往,花似去年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个人经历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指出人事如浮云般变幻,而花朵却仿佛在重复着去年的绽放,暗示了生命中的某些不变与永恒,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莫洒无家泪,须倾有限杯”,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无法挽回的过去而悲伤落泪,而是应该珍惜眼前,借酒浇愁,享受生活。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自我调适与乐观精神。尾联“诗人多少兴,都向醉中来”,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收束全诗,强调了诗歌创作与饮酒之乐之间的内在联系。诗人认为,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借酒消愁,都是在醉意中寻找灵感与情感的释放。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在现实压力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整体而言,《寒食》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李俊民
872首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您喜欢
六月归途
宋·徐玑
星明残照数峰晴,夜静惟闻水有声。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于马上成。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里计归程。
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明·区越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新婚诗为献孟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辛苦成凫藻,迟回得兔丝。天留琴瑟好,人与凤凰宜。鲍女仙难学,兰香笑不知。莫教衣不著,已及散花时。
柳枝五首(其一)
唐·李商隐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春日馆中即事五首(其四)
宋·王安中
元夕嬉游遍海涯,上林风物弄年华。馀霙堕柳高低舞,香蜡封梅早晚花。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九月十日寄潘邠老
宋·贺铸
明月昔如许,怀人殊不来。徒歌桃叶曲,又负菊华开。尺纸缄愁去,扁舟载梦回。它年鸡黍约,千里信悠哉。
寒食日早出城东
唐·罗隐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向谁誇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