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友情
颂赞人物
思乡
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的《送表伯朱丞尉(其二)》。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首句“十年踪迹两相望”,道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后,各自经历了十年的漂泊与追寻,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与期待。次句“邂逅崆峒喜欲狂”则生动地表现了两人在偶然相遇时的惊喜与狂喜之情,仿佛所有的等待与期盼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接下来,“见说桥成鞭巨石,忽看水駃舞归艎”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重逢后的欢愉氛围。桥的建成、巨石的鞭打声、水面上的船只舞动,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面无惭色言何恤,民有遗思味最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与怀念。面对过往,没有一丝愧疚,言语间流露出对民众的深深怀念与感激,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最后,“故国莼鲈劳梦想,从公鸥浦弄斜阳”两句,将思绪拉回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人想象着在故国的鸥浦边,与友人一同欣赏夕阳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徐鹿卿

204首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