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前
二
日
荣
王
西
园
月
夕
宴
秋
到
西
园
一
洞
开
,
更
于
何
处
觅
蓬
莱
。
池
光
荡
漾
迎
风
入
,
亭
敞
清
虚
送
月
来
。
三
匝
青
乌
栖
得
树
,
几
枝
香
桂
影
浮
杯
。
承
恩
恍
坐
寒
宫
里
,
领
略
霓
裳
醉
后
回
。
节日
中秋
咏物
桂花
抒情
宫怨
写园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中秋前夕在荣王府西园举办的月夜宴会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西园的静谧与美丽。首句“秋到西园一洞开”,开门见山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仿佛整个西园都为这季节的转换而豁然开朗。接着,“更于何处觅蓬莱”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作比,表达了对西园美景的赞叹和向往。“池光荡漾迎风入,亭敞清虚送月来”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生动描绘了池水在微风中泛起涟漪,亭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接下来,“三匝青乌栖得树,几枝香桂影浮杯”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场景,青鸟环绕树木,香桂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与酒杯相映成趣,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温馨。最后,“承恩恍坐寒宫里,领略霓裳醉后回”两句,以想象的手法,将宴会的欢乐与尊贵比作置身于寒冷宫殿中的帝王享受,通过“霓裳”这一典故,暗示宴会的奢华与高雅,同时也表达了宴会结束后,宾客们仍沉浸在欢乐与满足中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西园月夜宴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春夜谣
明·谢晋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重城漏断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