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山
道
中
和
光
岳
拄
杖
閒
随
自
在
行
,
八
年
今
又
共
徐
生
。
扶
持
一
老
閒
寻
乐
,
起
动
诸
峰
出
远
迎
。
每
处
诗
还
游
寺
好
,
老
人
眼
却
看
山
明
。
我
曹
分
定
该
云
水
,
每
谓
苍
天
赋
极
平
。
山水写景
友情抒情
秋天怀古
词赞美
禅意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黄山道中的悠闲之旅,与友人同行,沿途赏景作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扶持一老闲寻乐,起动诸峰出远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仿佛山峰也因老人的到来而显得更加生动。而“每处诗还游寺好,老人眼却看山明”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即使是在寻常的游览中,也能发现诗意与禅意。最后,“我曹分定该云水,每谓苍天赋极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接受与平静的心态,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游虎丘借前韵
宋·朱长文
一丘虽小势巉然,自古登临历几贤。门惹白云常尽日,地藏灵剑不知年。清欢相与随双旆,幽趣谁能解七弦。每月来游存故事,郡中依旧有诗仙。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三)
宋·释祖钦
进无前,退无后。毫发参差,便成窠臼。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
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宋·陈师道
去岁寻山有旧题,重来似与故人期。回峦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鸣拟索诗。岭路依危通鸟过,吾身趁健白云随。自怜久快屠门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唐·李白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解.....
偈(其一)
唐·普化和尚
少室人不识,金陵又再来。临济一只眼,到处为人开。
题大圆庵(其二)
宋·李复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偈
宋·释子鸿
一不守,二不向,上下四维无等量。大洋海里泛铁船,须弥顶上翻鲸浪。临济缩却舌头,德山阁却拄杖。千古万古独巍巍,留与人间作榜样。
偈颂十四首(其二)
宋·释印肃
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贵,不妨普庵一穴真风水。乾坤巽,本无位。二十四向绝遮栏,非舌头人云心地。也无贱,也无贵,眼耳鼻舌通身意。无限山人不识龙,从前总是虚劳费。千峰万峰连不断,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