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抒情
秋节
离别
书斋
夜宿
惜时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秋夜书斋独宿》描绘了秋天即将过去之际,夜晚在书房独自度过的情景。首联"泽国秋将尽,书斋夜欲分",以"泽国"形容江南水乡,点出季节转换,秋意渐消,而夜色已深。"夜欲分"暗示夜半时分。颔联"孤灯悬壁照,落叶隔窗闻",通过"孤灯"和"落叶"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灯光昏暗,只能照亮墙壁,窗外飘落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夜的寂静。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静思。颈联"啼月乌栖树,随风雁入云",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乌鸦在月光下啼叫,大雁随着风声飞向远方的云层,这些自然景象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远方的遐想。尾联"寒衾清不寐,耿耿惜离群",诗人难以入睡,被寒冷的被褥和孤寂的心情所扰,心中充满对群体的怀念。"耿耿"形容心情不宁,"惜离群"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离别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书斋的孤寂,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