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赵
编
修
使
秦
蜀
代
祠
岳
渎
岳
渎
由
来
崇
祀
典
,
岁
遣
使
官
达
精
禋
。
谈
经
暂
辞
白
虎
殿
,
持
节
非
致
碧
鸡
神
。
锦
绣
秦
川
怀
往
日
,
兵
戈
蜀
道
嗟
遗
民
。
敛
福
苍
生
待
归
奏
,
未
央
前
席
进
儒
臣
。
送别
地点
情感
思乡
历史怀旧
赞美
写景
历史名胜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柯九思的《送赵编修使秦蜀代祠岳渎》诗,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描绘了古代祭祀岳渎的庄严仪式与深厚意义。首联“岳渎由来崇祀典,岁遣使官达精禋”,开篇即点明了岳渎祭祀的悠久传统与神圣性,每年派遣官员进行精心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尊崇。颔联“谈经暂辞白虎殿,持节非致碧鸡神”,通过描述赵编修为履行使命暂时离开学术殿堂,手持符节前往祭祀碧鸡神,展现了其作为文化使者在宗教与学术之间的角色转换,以及对神圣使命的庄重态度。颈联“锦绣秦川怀往日,兵戈蜀道嗟遗民”,转而描绘了赵编修所要前往的秦蜀之地的历史风貌与现实境况。秦川的锦绣山河让人怀念往昔的繁荣,而蜀道上的烽火与战争,则让人心生哀怜,对流离失所的百姓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尾联“敛福苍生待归奏,未央前席进儒臣”,最后表达了对赵编修此行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带回福泽苍生的消息,并在未央宫前席上为君主进献儒家之臣的智慧与建议,寓意着此次出使不仅是为了祭祀,更是为了国家与民众的福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既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又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文关怀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