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咏物
写水
抒情
湖山赞美

赏析

这首诗《湖上和酬仇丽亭》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袖里琅玕一笑投,凭栏朗诵破枯喉”,以轻盈的笔调开篇,仿佛诗人将手中的一根翠竹(琅玕)轻轻投入袖中,然后倚靠栏杆,高声诵读,打破了周围的寂静,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趣。颔联“湖山本是君家物,风月翻添客里愁”,转折之中蕴含深意。诗人感叹湖光山色本是自然赋予的美好,却在游子眼中平添了几分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夹岸晚荷香堕水,一堤烟柳澹思秋”,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象。晚荷的香气飘落水中,烟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尾联“采菱声散横塘暮,多病词人莫倚楼”,以采菱女的歌声在傍晚时分渐渐消散,引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不敢登楼远眺的无奈。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也暗含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无法自由欣赏美景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湖上风光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