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秋
岁
(
其
二
)
午
日
祝
江
明
府
文
通
能
赋
。
梦
笔
如
风
雨
。
采
杜
若
,
潇
湘
浦
。
驱
车
越
峤
远
,
岸
帻
吴
山
暮
。
衙
放
了
,
锦
帆
花
月
迎
明
府
。
佳
节
逢
端
午
。
胜
事
传
三
楚
。
系
彩
线
,
穿
菰
黍
。
寿
杯
菖
叶
酒
,
乐
语
离
骚
句
。
讴
歌
者
,
芙
蓉
江
上
喧
龙
鼓
。
节日
佳节
山水
夏天
端午节
离别
赞美官员
纪念活动
写景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千秋岁·其二·午日祝江明府》。诗中,作者以文采飞扬的笔触,向江明府献上端午节的祝福。他赞美江明府如梦中的才子,文思敏捷,犹如风雨中的笔墨。诗人描述了江明府驾车游历潇湘和吴山的景象,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在节日的庆祝活动中,诗人提及了端午的传统习俗,如采摘杜若、系彩线、吃菰黍,以及饮用菖叶酒,这些都是端午节的重要元素。他还引用了屈原的《离骚》诗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最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人们在江上欢歌载舞,敲击龙鼓,为江明府的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江明府的敬仰与节日的喜悦,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情怀。
尤侗
361首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舟溯胥江闻何太史迟予峡山(其二)
明·陈子壮
春山非一邱,春水岂同流。不谓临歧别,翻成选胜游。寄将黄翠雨,泛此白沙鸥。云鹄还相见,飞来最上头。
独坐七首(其四)
明·黄衷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端午帖子(其二)太上皇后阁
宋·周必大
积雨收梅夏,清风度麦秋。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丁未元旦
明·李英
人世生如寄,遨游孰有神。少从天下士,几醉洛阳春。大壑今为隐,青霞适养真。朝元开凤历,何以报枫宸。
题友人林斋
唐·张乔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离岐下题西湖
唐·吴融
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