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天
写山
情感
田园
抒怀
酒情

赏析

这首元代关汉卿的《双调·碧玉箫(其九)》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诗意的画面。"秋景堪题",寥寥四字便点出季节之美,引人入胜。"红叶满山溪",以红叶点缀山间溪流,展现出秋色的浓烈和丰富。"松径偏宜",松林小径在这样的景色中显得格外适宜散步或静思,增添了宁静与高洁的气息。"黄菊绕东篱",菊花盛开在东边的篱笆旁,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陶渊明《饮酒》中的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描绘了自己在清雅的环境中举杯畅饮,白衣朋友相劝的场景,流露出闲适与惬意。然而,"官品极,到底成何济"一句,转折表达了对官场功名的反思,认为即使官位再高,最终又能带来多少实际的满足?诗人似乎看透了世俗的虚无,转而向往"归,学取他渊明醉"的生活态度,即效仿陶渊明,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醉心于自然的隐逸生活。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饮酒、赏菊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曲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关汉卿

61首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