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
调
】
碧
玉
箫
(
其
三
)
盼
断
归
期
,
划
损
短
金
篦
。
一
搦
腰
围
,
宽
褪
素
罗
衣
。
知
他
是
甚
病
疾
,
好
教
人
没
理
会
,
拣
口
儿
食
,
陡
恁
的
无
滋
味
。
医
,
越
恁
的
难
调
理
。
情感
闺怨
写情
女子
赏析
这首元曲《双调·碧玉箫(其三)》是关汉卿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情。"盼断归期"表达了她对归人无尽的期盼,"划损短金篦"则通过细致的动作,展示了她因焦虑而无心顾及其他琐事的状态。"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暗示了女子因为思念和消瘦,昔日的衣物都显得宽松起来。"知他是甚病疾"流露出对对方身体状况的关切,"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的苦闷,连食物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最后两句"医,越恁的难调理"寓言般地表达了她对情感困境的无奈,仿佛病痛难以治愈,情感的疗愈更是遥不可及。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味,体现了元曲在表达个人情感上的独特魅力。
关汉卿
61首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猜您喜欢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闺怨五首(其五)
宋·许棐
小院东风去住中,春愁元不隔帘栊。自家颜色凋零尽,却对花枝惜堕红。
夜游宫(其二)宫词
宋·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馀生,今至此。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菩萨蛮·再见
明末清初·沈谦
相携斗草藏春洞。垂髫覆额眉痕重。惯会发娇嗔。自轮翻打人。玉栏今再见。熟面如生面。低唤小时名。回身不肯应。
金陵绝句(其三)
清·徐梓
秦淮水榭入新凉,两岸笙歌夜未央。翻笑鸣机劳巷绩,输侬当户理新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