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子
乱
时
正
觅
桃
源
地
,
雁
断
鸿
离
。
强
抑
愁
思
。
诗
梦
惟
寻
到
谢
池
。
军
糈
糜
费
皆
儿
戏
,
刮
尽
民
脂
。
竖
起
降
旗
。
手
裂
山
河
复
咎
谁
。
边塞
写景抒情
情感
忧民
军旅战争
田园山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乱时正觅桃源地"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却是"雁断鸿离",亲友离散,愁绪难抑。词人通过"诗梦惟寻到谢池"寄托理想,暗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军事耗费如同儿戏,"军糈糜费皆儿戏",反映出统治者的腐败和不恤民力。"刮尽民脂"直接揭露了剥削的严重,而"竖起降旗"则揭示了战败或统治者妥协的无奈。最后的"手裂山河复咎谁"质问,强烈表达了词人对造成这一切动荡的罪责归属的追问,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愤慨。整体来看,这首《采桑子》以个人情感投射社会现实,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动荡时期的民生凋敝和政治腐败,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猜您喜欢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诗二首(其一)
宋·陈舜俞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旅夜
清·万同伦
旅夜百忧煎病骨,坐看尘掩匣中力。残镫耿耿客无赖,落月茫茫鸡乱号。隔岁河流决瓠子,几时战伐息临洮。淮阳一卧惊春至,种种羞将短发搔。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张正见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北阙高箱过,东方连骑来。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桃花夹径聚,流水傍池回。投鞭聊静电,捐轸暂停雷。非关万里客,自有六奇才。琴和朝雉操,酒泛夜光杯。舞.....
人日(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隔年还避贼,此日又逢人。破屋荆榛地,儒冠老病身。梅花千岭雪,刺竹一篱春。不敢登高望,烽烟处处匀。
御行营
清·爱新觉罗·弘历
蒐狩恰宜秋,行营广甸留。荅阳方审面,计日又从头。万帐星辰拱,九重规制侔。习劳兼示度,匪为宴安谋。
横吹曲辞·长安道
唐·孟郊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责子诗,次陶渊明韵
明末清初·卢若腾
臧、谷均亡羊,达人考名实;世乱重干戈,空复事纸笔。嗟予及衰惫,孑焉寡俦匹;尔力幸方刚,克家贵择术。所见邻里人,从军去十七;各各庇阿翁,睚眦人股栗。尔犹读父书,定知是蠢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