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写景
咏物
赞美
怀古
抒情
读书
送别

赏析

此诗《赠冯岱宗》由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通过描绘冯岱宗的才华与勤奋,展现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追求。首句“少小才名犹擅场”点出冯岱宗自幼便显露非凡才华,且在同辈中独占鳌头。接着“青山副本不须藏”一句,以青山为喻,表明冯岱宗的才华如同青山一般,无需刻意隐藏,自然流露。“车中满载三千牍”形象地描绘了冯岱宗勤奋读书的情景,三千牍代表了他广泛涉猎的知识与深厚的学养。“屋后贪栽八百桑”则展现了他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还勤于实践,种植桑树,寓指他致力于培养人才,传承知识。“池草墨酣横鸟迹,土花铁冷绣鱼肠”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池边的草地上,墨汁饱满,仿佛鸟儿的足迹,象征冯岱宗的书法技艺高超;而泥土上的花纹,如同冰冷的铁器上绣出的鱼肠,暗示他的艺术造诣深厚,作品独具匠心。最后,“好将一片烟霞骨,香案前头侍玉皇”表达了对冯岱宗高尚人格的赞美,希望他能像烟霞般纯洁高雅,最终在神佛面前获得应得的荣誉与尊敬。整首诗通过对冯岱宗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才华横溢、勤奋不息、品德高尚的形象,表达了对其高度的敬意与赞美。

陈继儒

51首
书画家。麋公。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