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春日节气的赞颂
友情
记梦
怀古
励志
教化
骚雅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續七叶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多时,如今偶尔相聚的心情。"流落"形容友人之间因故飘零,而"偶还朝"则是指偶然重逢之喜。"过眼纷續七叶貂"用来比喻岁月匆匆,朋友间的往事如同繁复难以数计的貂毛。"莫笑华颠羞采胜,几人黄坏隔青霄。" 这两句则是劝诫之语,告诫友人不要因为年华老去而感到羞愧,因为岁月流逝,如同黄昏的光线逐渐被夜色所覆盖。"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吟咏诗词,即便是坐在那里喘息,也还能够领悟并传授文化教诲。"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回忆。诗人希望来年能在江边的郡城与友人相聚,而现在却只能在清晨的枕头边梦到那时的欢乐。整首诗通过对朋友情谊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间的情感深厚,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其一)
清·刘绎
空中雪色梦中诗,绝顶终须有到时。莫把锦囊例游客,曾从冷碛拥旌旗。
省心吟(其二)
清·赵湛
博陆倾汉册,伟绩方伊周。不学慕厚势,帷闼生愆尤。岂有厮养儿,束发皆封侯。台光一夕沈,楼观成榛丘。今古理不远,慎以道自谋。
与林铁崖
明末清初·周亮工
强项吾徒贱,群侯勿遽嗔。热官思已熟,冷灶耻相因。客泪霜前满,天心逮后真。刍尼朝有喜,一室已回春。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唐·杜牧
旅馆当年葺,公才此日论。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鍊药藏金鼎,疏泉陷石盆。散科松有节,深薙草无根。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百.....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其三)
明·陈圭
昔与君同学,如登百尺楼。文诠超上乘,声价重时流。志气三秋吐,英雄万国褒。愿言皆脱颖,携手上瀛洲。
天津问汪氏不遇
明·王世贞
忉怛赴家难,仓皇纳符节。露宿寄杪蝉,水征委波叶。伏阙将上章,微诚希见雪。沧溟浩茫茫,精卫日衔血。蝼蚁悲原土,虎豹守天闑。次且夷门里,冀与侯氏诀。河岳变须臾,风云走飘瞥。岂.....
赠柳文学(其一)
明·沈鍊
只今并棹访庭闱,秋日扬鞭达帝畿。遥知早佩黄金印,终然不脱芰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