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的
夜晚的
田园
咏物
友情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深含哲理。开篇即以"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描绘了夜行的景象,月亮未现,诗人在长长的林间小道上缓缓前行,踏着青苔,心境宁静而深远。接着"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亲情的牵挂和内疚。夜晚不归,家中犬吠叫唤,主人或许生气,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的牵绊和愧疚。"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的嘲讽与自辩。诗人晚上未归,衣衫沾湿,被世俗之人所怪异,但他却在柴门草丛间寻找心灵的寄托。"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这句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将待己如友的态度贯穿于天地之间。"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则是夜行中的一段生动画面。鸟儿被惊扰而飞起,树梢上已经露出曦光,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描绘了清晨的景致。露水洗净了大地,诗人此时才真正感受到山丘之平缓。"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则是对昆虫和萤火虫在黑夜中忙碌活动的描写,暗示着即使是在寂静的夜晚,也有生命在不停地努力生存。"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心境。关闭门户,坐在自家的田园中,虽然只是小片土地,但心中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则是诗人对于俗世纷扰的一种警醒。不要去追逐那些虚华的欢乐,以避免陷入诗歌与美酒带来的无尽烦恼。最后"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则展示了诗人的自嘲与谦逊。他将自己比作布谷(古代隐逸之人),自称其名,以此来表达对世俗的超然和自己的文学追求。整首诗通过夜行的场景,抒写了诗人对于家庭、友情、自然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感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