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咏物
桃花
情感
离别
场景
节气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蔡景繁海州石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想象中的仙境,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感。首先,"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神秘的仙境,那里有着美丽的芙蓉花和古老的藤蔓缠绕的翠绿石壁,但最初并没有路径可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条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接着,"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这仙境中的游戏之举,即用桃核裹上黄泥,然后在石头之间随意抛撒,就像自然界中风雨的来临一样,这既是对自然力的模仿,也是对自由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这仙境中的感受,他能够使得空山显现出锦绣般的美景,身倚于苍天之下,面对着辽阔的大海,欣赏着数不尽的花朵。这是对心灵世界的描摹,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 这两句则写的是仙境中的一个特定空间,即一处可以容纳车辆的石室,这里的“流苏宝盖”指的是精致华丽的装饰,而“窥灵宇”则是对这个空间内在神秘之处的探寻。这既是对物质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传说中奇异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和永恒生命的追求。这是对历史传统的一种呼应,也是对个人渴望的一种表达。以下几句则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反思。"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馀糟醑。"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仙境中的逍遥自在地度过了很多时间,即使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如同石头之间残留的酒香一样令人怀念。接下来的几句是对当前状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 诗人感叹时间流逝,一位仙人离开已有五十年的光景,现在花朵已经凋谢,石室变得空旷,而他自己种植的松树现在已经长成了,门前的草丛和苍老的松树都在低语。这既是对时光流转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个人生命轨迹的一种反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和艺术的追求。"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要去找一位师傅(这里可能指的是蔡景繁)喝酒,同时车上还带着胡琴女,这不仅是对朋友情谊的表达,也是对艺术生活的一种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个人内在生命力的赞歌。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