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大
冶
长
老
乞
桃
花
茶
栽
东
坡
周
诗
记
荼
苦
,
茗
饮
出
近
世
。
初
缘
厌
粱
肉
,
假
此
雪
昏
滞
。
嗟
我
五
亩
园
,
桑
麦
苦
蒙
翳
。
不
令
寸
地
闲
,
更
乞
茶
子
蓺
。
饥
寒
未
知
免
,
已
作
太
饱
计
。
庶
将
通
有
无
,
农
末
不
相
戾
。
春
来
冻
地
裂
,
紫
笋
森
已
锐
。
牛
羊
烦
呵
叱
,
筐
筥
未
敢
睨
。
江
南
老
道
人
,
齿
发
日
夜
逝
。
他
年
雪
堂
品
,
空
记
桃
花
裔
。
抒情
农事
田园
赞茶
桃花主题
冬天主题
佳节
食物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在描述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辛勤劳作,以及希望得到一位叫做“大冶长老”的人帮助,以便能够种植桃花茶。诗中,“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表明了苏轼对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有所了解,并且这种荼苦之物在近代已经被用于饮用。接着“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则表达了作者最初厌倦了世俗的奢侈生活,现在借助这场大雪来掩盖自己的烦恼。“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这里的“嗟”是一个感叹词,表示对自己拥有五亩田园而感到辛劳和不易。作者在强调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荒废,并且请求得到种植茶子的帮助。接下来的“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表达了苏轼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但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则是希望通过农业生产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让自己陷入绝境。“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这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土地解冻,竹笋尖锐的景象。紧接着,“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则是描述农忙时期牲畜喧闹,以及作者对田间劳作的担忧。最后,“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这里提到的“江南老道人”可能是苏轼自己,而“齿发日夜逝”则表明了时光的流逝和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过去曾在雪堂品尝桃花茶,但现在只能空留回忆。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作为一个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通过劳作来对抗困境的决心。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