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陶
贫
士
七
首
,
并
引
(
其
五
)
芙
蓉
杂
金
菊
,
枝
叶
长
阑
干
。
遥
怜
退
朝
人
,
糕
酒
出
大
官
。
岂
知
江
海
上
,
落
英
亦
可
餐
。
典
衣
作
重
阳
,
徂
岁
惨
将
寒
。
无
衣
粟
我
肤
,
无
酒
嚬
我
颜
。
贫
居
真
可
叹
,
二
事
长
相
关
。
写景
抒情
菊花
重阳节
寒冷的天气
贫穷的描述
节日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景象与心境。"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一句,通过对芙蓉花、金菊花和长满枝叶的描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接下来的"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则是说诗人远远地思念那些已经退位的官员,他们可能是在庆祝某个节日或是特殊场合,因此有糕点和美酒出现。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之情。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全是愉悦的。"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一句,通过对大自然中花瓣随波逐流也能成为美食这一现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无奈与接受。在接下来的"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中,诗人提到冬天即将来临,气候转冷,人们需要穿上厚衣服以抵御严寒。这一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生活中的艰辛。最后两句"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困顿状态——没有温暖的衣服,没有美酒可以享用。这反映出诗人当时的贫困生活,以及这种状况与他的内心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节庆活动、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困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部分士大夫阶层面临的生活窘况与精神状态。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抒情和批判。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
清·陈维崧
郭外烟林。趁板桥夹浦,迤逦秋寻。溪翁陇口,半畦嫩蕊,园丁屋角,数亩浓阴。离披开坼铺如锦,纵藻耀、偏觉萧森。选野岑。倚风藉草,隔涧捶琴。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沈。.....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