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姿
送别
赞美
抒情
怀古
民生
地方赞美
哲理
写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罗愿所作的《送赣州守施司谏奉祠归吴兴》。诗中描绘了施司谏离开赣州前往吴兴归隐的情景,表达了对施司谏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深受爱戴的赞美之情。首句“去国二千里,叱驭良已勤”描述了施司谏离京远赴赣州任职的艰辛路程。接着,“到官一百日,啜菽念所欣”则表现了他初到任时的简朴生活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使君岂常流,早岁承华勋”赞扬施司谏年轻时即有显赫功勋,非同寻常。接下来的几句“螭首有故步,天香带馀熏”、“时清省谏纸,符竹亦再分”则进一步描绘了施司谏在官场中的地位和作为,以及他对国家政治的贡献。“属者寇虽除,遗民尚惊尘”表明施司谏曾面对过敌寇威胁,但他成功地保护了百姓,使他们免受战乱之苦。“公来钤江右,喜气感三军”则表达了施司谏的到来给当地带来的喜悦和鼓舞。“下担见施设,果苏彫瘵群”描绘了施司谏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使贫病交加的人们得以恢复健康。“天姿夙已高,况复勇所闻”赞扬施司谏不仅外貌出众,更有高尚的品德和勇敢的行为。“属县但期约,讼庭无放纷”说明施司谏治理有方,使得地方安宁,诉讼案件减少。“村团不识吏,处处饱羹芹”则进一步描绘了施司谏改善民生的成果,百姓生活富足。“生女戒勿怒,减输劝其耘”体现了施司谏对妇女教育的重视,以及鼓励农民耕作的政策。“惠术颇次第,归心已乡枌”赞扬施司谏的仁政深入人心,百姓对他充满敬仰。最后,“小子谬从师,颇尝侍朝曛”表达了诗人自己跟随施司谏学习的经历,以及对施司谏的尊敬之情。“从容进逢掖,惨淡立红裙”描绘了施司谏在朝堂上的风采。“行装遂如此,何以充栋棼”则表达了对施司谏归隐生活的羡慕。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施司谏为官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施司谏的崇敬之情。

罗愿

40首
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 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尤详物产。提出编纂方志要注重民生,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 》7卷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赠从弟冽
唐·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
送郑产庄
宋·李之仪
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当时勋业皎白日,馀.....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