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使
西
宿
西
写景
农事
田园
秋天
节气
怀古
哲理
劝诫
抒情
赞扬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愿所作的《酬寺簿劝农追和渊明见贻》。诗中描绘了江汉交汇之地的五民生活,强调了农事的重要性,并以农耕活动为线索,展现了四季更替、天地运行与人间生活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江汉之会,中具五民”,描绘了江汉交汇处的繁华景象,五民即指农、工、商、士、兵五种社会角色,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接着,“见异而迁,乃丧厥真”则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坚守本真,保持内心的清明。“相彼樊山,我行所因”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道路和追求。诗人通过询问“有閒其壤,问彼居人”的方式,引出了对农事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方时清明,家自为稷”强调了农事的季节性,以及农民在特定时节的辛勤劳动。“其薮其浸,其动其植”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景象。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秩序相联系,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理念。“孰为使民,有田不穑”提出疑问,引出对懒惰行为的批评,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亦惟蒲鱼,恃此鲜食”则以蒲鱼为例,说明即使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需依靠劳动获取食物,进一步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接下来,“岁运周回,景躔西陆”描述了时间的流转和四季的变化,体现了宇宙的循环规律。“帝籍重开,天颜逾穆”则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威严,同时暗含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耕事将起,毋荒游逐”告诫农民要专注于农事,避免荒废时光。“凡我农官,戒民宜宿”强调了官员的责任,要求他们监督并指导农民,确保农事有序进行。“戒民伊何,美成在久”指出,美好的成果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譬彼射侯,则求其耦”以射箭为喻,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驱率慵堕,转缘南亩”鼓励农民克服懒惰,投身于田间劳作。“数耘疾收,在而心手”表达了农事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强调了劳动与智慧的结合。“农亦有书,匪藏金匮”指出农事知识的重要性,不应仅限于书面记载,而是要深入实践。最后,“盍耕如莘,盍馌如冀”鼓励农民像古代贤者一样勤奋耕作,像冀州百姓一样享受丰收的喜悦。“桑荫清好,浊醪日至”描绘了农闲时节的悠闲生活,强调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已勤而食,则无所愧”表达了对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满足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重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劝农的诗歌,也是对人生价值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罗愿

40首
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 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尤详物产。提出编纂方志要注重民生,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 》7卷

猜您喜欢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题方仙翁点易图
宋·陆宗亮
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李嵩四迷图
明·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