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鸣
燕
礼
成
贻
解
元
诸
友
并
呈
通
判
寺
簿
兄
及
众
同
官
五
首
(
其
五
)
士
有
未
就
驾
,
郡
守
身
劝
之
。
君
观
汉
诏
中
,
有
此
勤
恳
词
。
由
来
贤
俊
人
,
出
处
每
委
蛇
。
譬
彼
未
嫁
女
,
深
闺
秀
容
姿
。
施
衿
有
所
适
,
婉
娈
终
自
持
。
汉
俗
尚
如
此
,
前
世
当
可
知
。
勉
哉
策
名
者
,
不
但
好
爵
縻
。
君
臣
有
明
义
,
行
矣
方
自
兹
。
惟
当
秉
高
节
,
长
副
此
心
期
。
励志
哲理
怀古
亲情
送别
书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愿所作的《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士有未就驾,郡守身劝之”开篇,描绘了士人尚未成就功业时,郡守亲自劝勉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官民之间和谐互助的社会风气。接着,“君观汉诏中,有此勤恳词”,诗人引用汉代诏书中的内容,强调了勤勉和尽责的重要性。随后,“由来贤俊人,出处每委蛇”,指出贤能之人无论在位还是隐退,都应保持谦逊与谨慎的态度,如同未嫁之女,即使在深闺中也保持着端庄的仪态。“譬彼未嫁女,深闺秀容姿。施衿有所适,婉娈终自持”,这里以未嫁女子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贤人不论何时都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优雅的举止。施衿,即女子出嫁时,母亲为其系上象征婚姻的衣带,此处比喻贤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应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汉俗尚如此,前世当可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传统美德在历史上一直被推崇,表明这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最后,“勉哉策名者,不但好爵縻”,鼓励那些追求功名的人不仅要追求高位,更要注重品德修养,避免仅仅为了权力而迷失自我。“君臣有明义,行矣方自兹”,指出君臣之间应有明确的道义,行动应当从现在开始。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秉持高洁的节操,长久地遵循内心的期许行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以及对社会风气和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理想。
罗愿
40首
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 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尤详物产。提出编纂方志要注重民生,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 》7卷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新春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苍龙转玉斗,紫禁訚青阳。金戺蓂叶舒,绮殿梅英芳。奉时钦体仁,祈岁颙屡祥。开年百务简,惕夕一心强。好恶戒已私,诗书挹古香。畴咨伫有翼,敕命励无疆。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其二)
清·丘逢甲
下笔真成千丈强,更将龙卧许南阳。何当窥井重炎火,天马西来汉道昌。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赠朱仲谊之京师就其子启文养
元·凌云翰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我居北郭遭乱离,韦编大义犹日披。有颀而长过我者,不通名姓知为谁。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掷还上马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