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送别
记事
地方名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描绘了友人张山甫在取得科举功名后,春风得意地回到故乡的情景。首句“去年来折桂”暗指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同攀折桂枝,象征着荣耀。次句“今年来娶妇”则表达了他喜结连理的人生新阶段。“得意春风前”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春风中归来,心情愉悦,充满成就感。“还家寒食后”则点明了时间,寒食节后,人们会回家祭祖,增添了一种家庭团聚的温馨气氛。接下来的两句“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通过写故乡的日常生活细节,如鸡犬相闻、藤花遮蔽井臼,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最后两句“缑山白醪醇,重酌高堂寿”祝愿张山甫在家中能与家人共享美酒,为长辈祝寿,表达了对友人归乡后家庭和睦、孝顺长辈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蝶恋花·送潘大临
宋·苏轼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俞居易兄弟并时为属邑长示其父所藏东坡送行诗用其韵跋卷末
宋·葛胜仲
吾州两支邑,伯季俱鸣琴。清谈一倾倒,亹亹正始音。文室赖芝兰,药笼资桂参。猥示晏楹书,什袭缄藏深。好事识雅趣,扬美知孝心。跻荣荷门基,行矣勋业寻。
宋中送族侄式颜
唐·高适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平.....
送客往涔阳
唐·李群玉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赠刘九思山人
宋·李之仪
我行亦偶然,君来定何谓。风高浪如山,闻者亦已畏。而君从一叶,过我乃特地。邮亭六日俱,临行尤自愧。朝出才辨色,夜归或沾醉。残灯不见人,待我独忘睡。语款多破颜,情极几屑涕。屈.....
题秋江别意
明·杨守陈
蛟门九月天雨霜,潦尽潭清水痕改。鸿雁来时月满洲,蛟龙蛰处云连海。君在蛟门客舍中,卧听落叶鸣悲风。万里愁心双阙下,十年归梦五湖东。今朝拂树临江涘,病马萧萧挂行李。断霞犹照竹.....
留别马明经掌教
清·胡健
绛帷家学绍裘弓,师表来从自海东。几度藻芹滋化雨,一蹊桃李醉春风。莫忘治事分斋法,须记穷经按日功。明月满船辞海国,慇勤不尽话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