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子
美
竹
轩
和
王
胜
之
庭
无
十
步
广
,
有
竹
才
百
个
。
子
时
哦
其
间
,
宾
友
或
来
和
。
琴
壶
置
于
傍
,
图
籍
亦
在
左
。
谁
怜
脩
脩
影
,
只
畏
寒
日
过
。
谁
怜
青
青
枝
,
下
有
暗
叶
堕
。
我
期
霰
雪
时
,
来
听
幽
声
卧
。
应
当
为
设
榻
,
勿
使
赏
心
剉
。
持
以
报
主
人
,
此
兴
不
可
破
。
写景
咏物
抒情
赞颂
写竹
读书
季节
冬天
场景
竹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描绘了竹轩的简朴而雅致的环境。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竹林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期待。"庭无十步广,有竹才百个",体现了竹轩空间虽小,但竹子却繁茂,富有生机;"子时哦其间,宾友或来和",表现出诗人与朋友在此吟咏作乐的场景。诗人感慨竹子"脩脩影"在寒冷日光下的孤独,"青青枝,下有暗叶堕",寓言了岁月流转,竹叶凋零,但依然坚韧不屈。他期待着冬日的霰雪降临,可以静卧竹轩,聆听竹子的"幽声",享受这份清趣。他还表达了希望主人能为他保留这个赏竹的角落,不要破坏这份乐趣,最后表示要以诗回报主人的款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竹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梅尧臣
2914首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临江仙·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相邀陶令过罗浮。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一年佳日并春秋。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陈公哲梅花百咏(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雪后西湖空碧波,酒徒消散也无多。白头醒眼春风里,奈此梅花百咏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