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
山水田园
写景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人生哲理
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诗人宋琬在乙巳年除夕日得到家中报告,新购置了木峪山庄后,心生终老于此之意所作。全词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词中以“几年鼎镬风波赋,初衣菟裘才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经历了多年的官场风雨,如今终于得以回归田园,穿上朴素的衣裳,开始建造自己的家园。接下来,“白云万叠,苍松千笏,清溪一曲”几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归去来兮,临流设钓,登山驱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过上隐居生活的心愿,他想象自己在溪边垂钓,在山上放牧,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接着,“谢邻翁问讯,丁宁寄语,第一事,多栽竹”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邻里和谐相处的情景,以及他对竹子的喜爱,希望在新居周围种满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下半阙“人世竟同蕉鹿,梦惊回、黄粱方熟”两句,诗人以典故自喻,感叹人世如梦幻泡影,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下来,“天公赐与,一邱一壑,数椽茅屋”几句,诗人感谢上天赐予他一片山丘、一条山谷和几间简陋的茅屋,这是他心中理想的栖息之地。最后,“急办长镵,早营圆笠,乐吾盘谷”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地准备农具,期待在山中耕作,享受田园的乐趣。“笑三闾多事,此身将隐,何劳龟卜”则是对屈原的调侃,诗人认为自己选择隐居并不需要像屈原那样进行占卜,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坚定信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疏离,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佳作。

宋琬

255首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宋琬的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说,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二乡亭词》。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