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抒情
励志
友情
赞美读书
写山水
表达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标题为《上刘左史二首(其二)》。诗人以自身的读书经历和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刘左史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首句“不为穷愁始著书”表明诗人并非因为困苦才开始写作,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一灯今与影同孤”则描绘了他独自夜读的寂寥景象。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刘左史的敬重,希望能向他请教疑难问题,“从公亟欲问奇字”,显示出他对学问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渴求。“随世无因识故吾”则流露出一种无奈,暗示了自己与外界接触不多,难以结识像刘左史这样的贤达。“赖有霜钟当北道”一句,诗人借北方的霜钟之景,寓言自己虽身处偏远,但心向学术。“不应璧月自西湖”则以西湖的明月自比,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最后两句“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诗人抬头仰望,仿佛觉得与天上的仙人更近了,甚至在想象中尝试呼唤,展现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对知识权威的敬畏。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读书经历抒发了对学术的热爱和对贤人的敬仰,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次韵答盐官傅秀才
宋末元初·戴表元
欲有险于阱,千金身陡沉。争名急饥渴,对面九关深。谁知海城畔,山水发清音。蟾蜍泄喜愠,籧篨阅晴阴。意到得所指,不作寒鸢吟。斯人定不恶,我辈许同襟。去去复去去,白鸥未遐心。
用子行韵简周景远应奉
元·任士林
供奉平生酒,中郎绝代书。自便青琐直,未放碧山居。辈行人谁在?行藏意自如。丝纶须世掌,曾识典坟初。
闻元方辞典教之职为省府所留遂用前韵以慰其怀归之念安其传道解惑之心也(其二)
明·宋讷
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和储子椿竹(其二)
宋·李之仪
楚楚相亲岂偶然,依依随处自成竿。固应表见风尘外,莫作寻常草木看。好事借名真有谓,多言虽巧不能寒。相思乍可食无肉,一日无君恰似难。
赠柳文学(其一)
明·沈鍊
只今并棹访庭闱,秋日扬鞭达帝畿。遥知早佩黄金印,终然不脱芰荷衣。
沁园春·爱日园感怀
清·范邃
此日园林,十分寂寥,来游怆神。看青峰僵骨,插天如削;枮杨冻影,匝地将春。风景俱幽,弟兄皆妙,正好追欢岁欲陈。他休问,只千秋松柏,白首如新。常年鹿鹿何因。未免叹飘零折角巾。.....
投赠张斗野(其二)
宋·释善珍
曩岁怀忠扣帝阍,东游未久赦虞翻。流芳千载凛生气,拜赐九河湔泪痕。钓艇带烟飞鹭渚,辔驴冲雪早梅村。虽云冷淡穷生活,刺绣终胜倚市门。
和赵釴夫见惠
宋·姜特立
归来揩眼望南明,山水光中慰此行。不把篇章供世好,肯将姓字占时名。才疏我合回三舍,语妙君能敌七兵。自此定交非造次,许陪诗社莫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