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写景
写雪
抒情
怀古
励志
冬天的写景
春的写景
写梅花
赞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元日有感》描绘了新年之际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万国衣冠拜衮衣”形象地展现了各国使节向明朝皇帝朝拜的盛况,显示出国家威仪。然而,“两年元旦负归期”则透露出诗人自己未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遗憾,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江云朝捲千寻碧,海日晴曛五色旗”两句通过江面云彩的变幻和海上升起的五色旗帜,展现出新年的喜庆气氛,但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江上雪消春水长,山中寒重早梅迟”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江水上涨,而山中因寒冷梅花开放较晚的景象,寓言着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以及对家乡温暖的向往。最后,“莫思乡党常年会,宝剑当酬国士知”表达了诗人决定将个人的思乡之情暂且放下,以忠诚报效国家的决心,表明他身为国士的担当和责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个人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交织。

朱同

215首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一)
南北朝·鲍照
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