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
春
日
病
起
莺
儿
咒
得
花
魂
活
。
艳
入
东
风
睫
。
病
馀
情
味
不
宜
春
。
怎
又
琼
思
瑶
想
、
屡
兜
人
。
蝶
儿
娇
索
花
容
笑
。
瞒
我
寻
芳
悄
。
病
馀
最
怕
管
闲
情
。
怎
又
香
踪
猜
着
、
一
星
星
。
写景抒情
病起抒怀
爱情情感
春天的景象
春天伤春思
赏析
这首《虞美人·春日病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后初愈之人对春日美景的敏感与复杂心情。开篇“莺儿咒得花魂活”,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莺鸟的鸣叫仿佛赋予了花朵生命,使其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接着,“艳入东风睫”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光的美好,春风轻拂,艳丽的色彩映入眼帘,如同画卷般展开。“病馀情味不宜春”则表达了主人公因病体恢复而对春天的微妙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他(她)的病后状态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使得原本应该感到愉悦的季节,反而带上了几分忧郁和不适。“怎又琼思瑶想、屡兜人”,通过“琼思瑶想”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病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但又因为身体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跃然纸上。下片“蝶儿娇索花容笑”将视角转向自然界中的蝴蝶,它们在花间翩翩起舞,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然而,“瞒我寻芳悄”一句揭示了蝴蝶行为背后的一丝秘密,即它们在寻找美好时并未直接告知主人,这种隐秘的探寻方式,或许象征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时的谨慎与自我保护。最后,“病馀最怕管闲情”表达了主人公对情感的复杂态度,病后的他(她)最害怕的是过多地关注与参与那些无关紧要的情感事务,这既是对自身状态的一种自省,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而“怎又香踪猜着、一星星”则以“香踪”为线索,暗示了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些细微的感动如同星星点点,虽不显眼却能温暖人心,提醒人们即使在病痛之后,生活中仍不乏值得珍惜与欣赏的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病后个体对春天、自然以及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闲居言怀
宋·薛嵎
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断失滩声。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十六夜月得人字(其三)
元·耶律铸
昨夜衔杯写我欢,玻璃万顷桂花寒。素娥今夕如羞涩,似怨诗人取次看。
少年行
元·耶律铸
燕燕莺莺满凤城,好花时节更关情。自从双鲤消池后,惆怅春流越浅清。
闺词(其一)
明·佘翔
芳菲春色满楼台,人在天涯去不回。自倚雕阑看蛱蝶,微风吹送落花来。
梅坳题石(其二)
明·黄兆成
如此佳人再得难,嫣香零落玉摧残。一抔绿满同心草,愁杀游郎驻马看。
咏情
元末明初·徐贲
燕子楼头初月,桃花门外春风。肠断琵琶弦里,愁多懊恼歌中。
同朱侍御子宜东郊饯客
明·潘希曾
城头晓色艳新晴,十里溪桥送客行。花底四筵酬劝好,柳边飞盖往来轻。平畴麦浪翻风绿,深树莺簧隔水清。归道不劳松下喝,故应骢马避前程。
望行人
明·孙蕡
高楼临广路,朝日丽绮疏。美人盛容饰,凝涕倚踟蹰。踟蹰长太息,愁思郁烦纡。愁思知何为,自言惜离居。将期岁暮返,忽历三载馀。昔如春园花,今若秋水蕖。盛年讵可再,独宿谁与娱。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