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英雄
地点
乌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猛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临终前对英雄生涯的无尽哀伤。"兵散弓残挫虎威"四字,表明战争已经结束,军队溃散,弓箭被毁坏,而那虎一般的威武气势也随之消失;"单枪匹马突重围"则写出了将领在绝望中依然保持着英勇姿态,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包围,也要孤身奋战,突破重围。接下来的两句"英雄去尽羞容在, 看却江东不得归"表达了诗人的哀愁。"英雄去尽"意味着英雄们纷纷倒下,壮志未酬身先死;"羞容在"则是对仍存活者的羞辱之情,因为他们无法像英雄那样光荣牺牲。而"看却江东不得归"更深化了这种哀愁,诗人望着遥远的江东(通常指代故乡或国家),却再也回不去,那种对失落家园、失去战斗的无尽眷恋和悲痛溢于言表。整首诗通过将领孤独奋战与英雄末路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的悲壮情怀。它不仅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歌,更是对逝去时光和英勇牺牲的一种缅怀。

汪遵

63首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常州
宋·文天祥
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季子庙
宋·袁默
巢由高风不可及,后世家邦皆子袭。东周不竞诸侯强,中原未许干戈戢。修盟歃血血未乾,稷草离离战鬼泣。阖庐释楚夫概奔,公子纠杀桓公入。兄弟之间宁固多,旦正衣冠暮成执。前规旧辙不.....
驻潮阳第七十二
宋·文天祥
寒城朝烟淡,江沫拥春沙。群盗乱豺虎,回首白日斜。
七月廿九日
元·张翥
此丑今方殛,京城蹀血新。也知天悔祸,谁谓国无人。胜气腾龙虎,沈机动鬼神。大廷亲命诏,终夜在延春。
题馀不溪废寺
唐·皎然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涿州
清·李澄中
闻说蚩尤雾,轩辕此地过。德衰开战伐,功定纪山河。锁钥孤城壮,风沙落日多。太平畿辅近,深夜有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