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农事
祈雨
节气
农田水利
咏物
郑宰
民生疾苦
自然
灾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韩淲在婺源县初十日得到雨水的情景,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以及对农业水利的关切之情。诗中通过“蚕麦登时天气晴”一句,展现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接着,“农田水利复关情”则进一步强调了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的关键作用。“才看令尹灵祠祷,喜见闾阎甘雨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祠庙祈祷后,喜见甘霖降临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而“宣境飞蝗犹猛虎,淮壖小丑致饥氓”则揭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如蝗灾和小规模叛乱导致的饥荒,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最后,“经从治国吾何幸,一枕新凉更解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参与国家治理的幸运之感,以及对这场及时雨带来的清凉和解渴的满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体现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

韩淲

2817首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您喜欢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花朝雨中集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花朝杯在手,联句竞劳思。咏物怀今古,幽栖惬岁时。邻鸡宵烛尽,深薜草堂垂。且抱疏弦卧,知音欲问谁。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宋·陈师道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绕双林。
乱礁洋
宋·文天祥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其一)
明末清初·吴伟业
柴门秋色草萧萧,幕府惊传折简招。敢向烟霞坚笑傲,却贪耕凿久逍遥。杨彪病后称遗老,周党归来话圣朝。自是玺书修盛举,此身只合伴渔樵。
三月廿九日夜欧阳省郎递至佳章观之技痒灯下即和但无童子急走送耳
元末明初·王冕
今时自与古时别,酒兴何如诗兴赊。风引白云归坐榻,雨蒸花气入窗纱。漫言海上神仙宅,不抵江南处士家。有客相过勿多论,老夫迂阔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