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读书
怀古
秋节
咏物
情感
赞颂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郭曾炘的作品,他以"秋暑索居"为背景,选择了归有光(号亭林)和顾炎武(号南雷)两位明朝遗贤的诗歌进行案头研读。"桑海多传变徵音"一句,寓言历史沧桑变化,如同桑田沧海般,而归有光和顾炎武的诗作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变革之声。"钜篇谁解读亭林"表达了对两位大师深邃思想的敬仰与探索之意。"依然清庙明堂体",这里的"清庙明堂"象征古代的礼制和正道,意味着归有光和顾炎武的诗作虽处乱世,但依然保持着儒家的正直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未肯亡明一寸心"则表达了他们对明朝的忠诚以及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们的精神和情感并未随时代变迁而消亡。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两位先贤诗作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郭曾炘对于传统学术和民族精神的坚守。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