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庭
芳
(
其
二
)
花
扑
鞭
梢
,
风
吹
衫
袖
,
马
蹄
初
趁
轻
装
。
都
城
渐
远
,
芳
树
隐
斜
阳
。
未
惯
羁
游
况
味
,
征
鞍
上
、
满
目
凄
凉
。
今
宵
里
,
三
更
皓
月
,
愁
断
九
回
肠
。
佳
人
,
何
处
去
,
别
时
无
计
,
同
引
离
觞
。
但
唯
有
相
思
,
两
处
难
忘
。
去
即
十
分
去
也
,
如
何
向
、
千
种
思
量
。
凝
眸
处
,
黄
昏
画
角
,
天
远
路
岐
长
。
写景
情感
思乡
离别
秋节
怀古
思乡思念
佳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离别后的旅途情景和思念之情。"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通过细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主人公骑马远行的画面,轻盈的装束与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形成对比。"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暗示了离别之痛和对都城往事的怀念。"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表达了主人公对漂泊生活的不适应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以深夜的月光和愁绪的反复深化了离别的哀伤。"佳人,何处去",呼唤着远方的爱人,"别时无计,同引离觞",回忆起分别时的无奈与悲伤。"唯有相思,两处难忘",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深深思念。"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以黄昏的号角声和漫长的道路,象征着离别后无尽的思念和遥不可及的距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
周邦彦
235首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