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地点
秋景
抒情
怀古
苍茫极目之情
关河秋色
楼阁
关于黄河
关于赤水
山水景色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郝经的《震南楼》,以壮丽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首联“危楼雄麈楚氛收,缓带轻裘日燕游”,开篇即展现出震南楼的雄伟壮观,仿佛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将楚地的烟尘尽数收于眼底。诗人以“缓带轻裘”描绘出悠闲自在的游子形象,与“日燕游”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颔联“赤羽万夫开虎幕,黄流一曲枕鳌头”,进一步描绘了震南楼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赤羽象征着军队的威武,万夫开虎幕则展现了军队的雄壮气势;黄流一曲,暗示着水流的蜿蜒曲折,而“枕鳌头”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震南楼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充满了壮丽之感。颈联“天高树老关河暮,水落云枯泽国秋”,转而描写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天高云淡,老树参天,关河暮色,水落石出,云朵枯萎,一片萧瑟之气弥漫在泽国的秋天里。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尾联“北地谁教限南北,苍茫极目使人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面对震南楼所处的地理环境,诗人不禁发出疑问:是什么力量将南北地区隔离开来?这不仅是对地理界限的思考,更是对历史命运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反思。站在震南楼上,极目远眺,心中涌起无尽的忧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郝经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兼具壮美与哲思的佳作。

郝经

154首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仙人台
清·程虞卿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
浈阳峡
明·释今无
不信江流有路通,双岩忽裂见虚空。石屏生觉霜筠细,云窦斜开鸟道穷。夜静爱当船上月,心閒受得峡中风。随时歇处吾归处,辛苦都来怯塞鸿。
资州路东津寺
宋·范祖禹
山行无晨暮,日暝崖谷昏。哀猿落客泪,永路惊旅魂。凭陵高山巅,俯视大江奔。迥环岛屿合,萦转洲渚屯。行云赴楚天,飞鸟下蜀门。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忆昔李氏末,烟尘暗中原。奸.....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其一)
宋·葛胜仲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仙岩行
宋·白玉蟾
醉携七尺霜前行,云锦山前湾几曲。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冷浸一壶玉。蓼花锦岸红欲流,稻田高下铺棋局。碧岩耸出碧天半,鸟不敢飞缩双足。古洞无人石酒酢,峭壁仙仓积天粟。老稍指顾犹.....
寄题寻真观
唐·李翔
见说寻真地势雄,面临湖北倚高峰。奔涛入夏雷声迅,险嶂凌秋黛色浓。坛上步虚频降鹤,洞中投简数惊龙。何劳更访桃源路,水曲云深千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