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抒情
写心境
人生哲理
立志或言志
友情或相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伊洛地区的场景,反映了其在新岗位上的心理状态和担当之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教事业的重视,以及对皇权的尊崇。"恭承宠诏临伊洛,静守朝章化比闾" 表示诗人以谦逊的态度接受皇上的命令,前往伊洛地区担任官职,致力于保持朝廷法制的纯洁与正统,同时在民间推行文教之事,以达到教育和教化百姓的目的。"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薮谬随车" 描述了诗人到达任所后,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这里的“风变”、“雨晴”象征着政治气候的多变,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和对未来变化的警觉。"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新的岗位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比喻为调弦乐器,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通过对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修养和情感抒发的追求。"唯有从容期一德,使齐文教奉皇居"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即以宽厚、从容的态度去实践一种高尚的品德,并通过推广文教事业来维护皇权的尊严和稳固。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透露出其对于治理之道的思考与追求。

李绅

145首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猜您喜欢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重赋三高(其三)
宋·周南
千金孰与此身多,惭愧君王用已过。乞得头颅江海去,一生辛苦几渔蓑。
李嵩四迷图
明·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
田家杂诗(其三)
清·戴鉴
北风吹寒林,田庐夜熏鼠。瓮牖镫火红,团栾聚儿妇。老翁调幼孙,蹲鸱半宵煮。人间无欢场,即此是乐土。东城有达官,簿书日劳苦。到老不归田,何异在网罟。
山中答客问
元末明初·王冕
人间尘土苦歊烦,林下清风六月寒。夜半酒醒方脱屐,日高眠起不簪冠。坐看游蚁巡危磴,静听閒花落古坛。老我自无轩冕意,寻常岂是傲时官。
次韵答侯若孩太傅二首(其二)
明·释函是
野寺孤村泣断燐,半生魂梦若为真。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散花洲晚泊
宋·陈造
略眼毛山夹,枯涸不可留。风帆劈箭去,辽海吹一沤。长年面死灰,死争如赴仇。一饭六十里,幸泊散花洲。呼妇具盥栉,命酒浣惊忧。我无资身策,老计糊口谋。勿云朝不坐,叱驭复何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