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九
死
馀
生
气
息
存
,
萧
条
门
巷
似
荒
村
。
春
雷
谩
说
惊
坯
户
,
皎
日
何
曾
入
覆
盆
。
济
水
有
情
添
别
泪
,
吴
云
无
梦
寄
归
魂
。
百
年
世
事
兼
身
事
,
尊
酒
何
人
与
细
论
!
秋景
抒情
思乡
怀古
感慨人生
季节转换
节候变化
地方抒怀
世事感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的哀伤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九死馀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以“九死”形容生命的艰难与险恶,虽历经生死却仍有一息尚存,门前小巷空寂萧条,仿佛荒废的村落,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春雷谩说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运用对比手法,春雷虽能惊动简陋的房屋,但明亮的日光却从未照进深陷困境之人的心中,暗喻外界的美好与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颈联“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中,“济水”与“吴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寄托,济水似乎理解诗人的离别之痛,而吴地的云彩则无法承载其归乡之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力感。尾联“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将个人命运与百年世事相联系,感叹人生百态,既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发出疑问:“尊酒何人与细论”,即在如此复杂的世界里,又有谁能够与自己深入探讨这些人生的真谛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寻求知音、渴望理解和共鸣的心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社会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猜您喜欢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晓咏
宋·欧阳修
帘外星辰逐斗移,紫河声转下云西。九雏乌起城将曙,百尺楼高月易低。露裛兰苕惟有泪,秋荒桃李不成蹊。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孟县道中(其一)
明·谢榛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