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水
写竹
写雪
抒情
秋天的
写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性,以及四季变换中竹子的不同风貌。诗人以“挺此贞坚性”开篇,赞美竹子的刚毅品质,将其比作朝夕池畔的守望者。接着,通过“秋波漱下趾,冬雪封上枝”,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中的景象:秋天的清波轻轻拍打着竹根,冬天的白雪覆盖着竹梢。这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生长环境,也隐喻了竹子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韧的精神。“葳蕤防晓露,葱茜集羁雌”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竹子在清晨露水和傍晚归巢的鸟儿中展现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场景。竹子不仅自身生机勃勃,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之所,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含风自飒飒,负雪亦猗猗”则展示了竹子在自然界的动态之美。无论是微风吹过时的飒飒声,还是积雪覆盖下的优雅姿态,都表现了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外在美,更寓意了其内在的坚韧与从容。“金明无异状,玉洞良在斯”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金光闪闪或晶莹剔透的玉石,强调了竹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同时,“金明”与“玉洞”也象征着高洁与纯净,进一步提升了竹子的形象。最后,“但恨非嶰谷,伶伦未见知”表达了对竹子未能得到充分赏识的遗憾。嶰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圣地,伶伦是传说中的乐官,此处借以表达竹子虽有高雅之质,却未能被真正的音乐家或知音所发现,暗示了竹子在艺术与文化领域中的潜在价值与地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虞羲

14首
南朝齐梁间诗人。生卒年。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的诗以《文选》所录《咏霍将军北伐》最为有名。这首诗写沙场烽火,如“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颇有气势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醉归
宋·许棐
半醉归来卧不成,月华霜彩烂中庭。茶铛冻结香匜冷,只把梅花嗅得醒。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