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张
山
人
极
数
幽
人
百
尺
松
,
岁
寒
枝
节
引
清
风
。
世
途
险
易
抛
身
外
,
人
事
荣
枯
落
掌
中
。
药
有
灵
根
秋
转
活
,
面
多
和
气
老
犹
红
。
行
人
借
问
生
前
事
,
何
事
天
津
久
未
通
。
写景
抒情
赠别
秋天
哲理
赠颂
药
健康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赠张山人》。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联“极数幽人百尺松,岁寒枝节引清风”以“百尺松”象征隐士的坚韧不拔与高洁品质,岁寒之时,松枝依然挺立,引得清风徐来,寓意着隐士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雅。颔联“世途险易抛身外,人事荣枯落掌中”揭示了隐士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将个人的命运与世间的荣辱得失置于一旁,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心境。颈联“药有灵根秋转活,面多和气老犹红”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自然和谐,通过“灵根”与“和气”的形象,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活力。尾联“行人借问生前事,何事天津久未通”以提问的形式,引出对隐士过去经历的遐想,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与外界的隔绝,强调了其追求内心世界的独立与完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黄裳
724首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总颂
宋·释守卓
人境夺不夺,千手未拈掇。捧出黄金盘,赠君贮明月。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题方仙翁点易图
宋·陆宗亮
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