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抒情
奉诏还京
赞美圣主
传赞

赏析

这首诗《奉诏还京》由明代诗人唐璧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官员奉诏返回京城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个人品德的高尚追求。首句“圣主褒崇柱石才”,开篇即赞美了皇帝对臣子才能的高度重视与褒奖,形象地将臣子比作支撑国家大厦的柱石,强调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也暗示了臣子在国家事务中的关键角色。次句“天书遥使凤衔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皇帝的诏书比作“天书”,象征着来自上天的旨意;而“凤衔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比喻,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吉祥与尊贵。这一句描绘了诏书送达时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重视与信任。第三句“行囊不贮殊方物”,表明这位官员在返回京城的路上,并未携带任何外来的珍奇物品,而是轻装简从。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廉洁自律的品质,不贪图私利,一心为公,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最后一句“惟带清风两袖回”,以“清风”和“两袖”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官员归来的状态。清风象征着清廉正直,两袖则是古代官员袖中常有的物品,此处用来形容官员归来时两手空空,没有任何私物,再次强调了其廉洁奉公的品性。整句话简洁有力,寓意深刻,既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理想化期待。综上所述,《奉诏还京》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对君主的尊崇、对官员职责的强调、以及对廉洁自律美德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风尚的追求。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诞第二孙再用韵(其一)
明·严嵩
又传熊梦符新兆,更藉犀钱续旧欢。身事总知堪付子,老年因叹未休官。棠留锦水祥源远,桃熟丹丘福果完。为谢少陵歌抱送,新诗都下尽传看。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其六)
宋·项安世
诗声长甬则震,笔阵战功曰多。自抽天上机杼,不落人间臼科。
题岩石号意
明·林大春
岩居应不羡时名,笑倚玫瑰物外情。兴在竹林因小阮,人传杜句识徐卿。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临夜月清。已种千头饶橘乐,定栽三树看槐生。
踏莎美人·再集吴伯成听梧轩,偕方邵村、秦对岩诸君赋
清·顾贞观
斋阁香泉,岩扉火树,秋来总是相思处。扶轮承盖许重招,为遣西飞一雁、促归桡。酒噀烟霄,笔挥风雨,金华殿上闻高语。羡君才思涌江潮,憔悴如余应愧、旧题桥。
王氏碧鸡园六咏(其五)凉榭
宋·王灼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
横浦十咏(其十)解太尉墓
宋·刘黻
桧肉不可食,但增忠义悲。焚香临决日,扼腕议和时。偃月人何在,凌烟草亦知。曾闻无垢语,刊入墓头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