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秋景
登高
滕王阁
七泽
九江
夜景
怀古
歌舞地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时行的《秋夜滕王阁登眺答林舍人见寄》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夜登阁远眺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滕王阁在秋夜中的独特魅力。首句“滕王高阁入虚清”,点明了滕王阁的位置和环境,高耸入云,清幽静谧,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万里银河倚槛横”一句,将滕王阁与天上的银河巧妙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广阔感,也赋予了滕王阁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两句,通过“七泽”和“九江”的描绘,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同时“秋澹澹”和“夜冥冥”则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斗指的是北斗七星,龙骖影和凤吹声则是神话中的元素,象征着滕王阁的非凡之处,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最后,“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两句,将滕王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自然美景相结合,表达了对滕王阁长久以来作为歌舞之地的赞美,以及对西山月色的深情描绘,使得整首诗在历史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九日偕同人登观音阁
清·秦梁
秋江何处一登高,小坐层楼兴亦豪。未有文章讥落帽,可无诗句学题糕。谣传啄燕非关赵,树绕栖乌竟火曹。风雨满城增客感,归来且共饮醇醪。
辰光门
宋·李蟠
北林苍翠拱岩闉,中起红楼迥照人。四面山河千古在,百年城市一朝新。夜深灯火明沙路,秋冷笙歌拥画轮。莫讶使君频宴乐,欲令盍郡物皆春。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十二)清音楼
明·何吾驺
洞箫清且悲,铁笛缓而惨。夜深试一闻,千岩万壑淡。
江行
宋·赵葵
霜清月冷雁声秋,今古江流不尽愁。风捲芦花漫雪里,夜深鼓棹落汀洲。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明·张天赋
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碧溪为万同府作
明·范嵩
轻煖雨初霁,烦嚣了不关。物华弥宇宙,景色遍尘寰。疏柳和烟暝,乔松缀露抟。波澄浮鸭绿,云破见螺鬟。梅白霜华重,堤平树影寒。樵声深谷外,渔唱夕阳间。地迥莓苔古,时芳草木蕃。临.....
鹧鸪天(其二)
宋·倪称
拟看今宵璧月秋。浮云却妒素光流。天公肯放冰轮出,我辈宁辞大白浮。穿翠密,极遨游。人间那得此深幽。金波若到清尊里,下笔联篇未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