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雁
过
妆
楼
·
闻
雁
冷
入
帘
帏
。
西
风
送
、
一
行
旅
雁
南
飞
。
碧
天
如
水
,
去
路
远
趁
斜
晖
。
云
外
寄
书
秋
浩
荡
,
月
中
连
翼
影
参
差
。
共
依
依
。
楚
江
芦
岸
,
霜
点
毛
衣
。
秋
容
三
分
过
半
,
恰
寒
砧
韵
咽
,
画
角
声
悲
。
黄
花
消
息
,
露
华
暗
满
东
篱
。
山
程
水
程
万
里
,
动
几
处
、
离
人
双
泪
垂
。
重
阳
近
,
更
乱
虫
声
里
,
良
夜
何
其
。
写景
秋景
咏物
大雁
节日
重阳节
秋容
佳节
写鸟
芦岸
霜点
赏析
这首《新雁过妆楼·闻雁》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的佳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思乡之情。首先,“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开篇即以“冷”字渲染秋意,西风送来的雁群,不仅带去了季节的更替,也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接着,“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碧蓝的天空如同明镜,雁群在夕阳的映照下远行,画面静谧而深远。“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云层之外,雁群似乎在传递着远方的信息,月光下的身影错落有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接下来,“共依依。楚江芦岸,霜点毛衣。”雁群与芦苇相伴,霜雪点染着它们的羽毛,更添几分凄凉与孤独。“秋容三分过半,恰寒砧韵咽,画角声悲。”秋天已过半,寒风中捣衣声低沉,画角的悲鸣回荡在空中,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最后,“黄花消息,露华暗满东篱。”黄花虽未凋零,但露珠已满,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山程水程万里,动几处、离人双泪垂。”雁群跨越万水千山,触动了多少离人的思绪,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而“重阳近,更乱虫声里,良夜何其。”临近重阳佳节,虫鸣声中,美好的夜晚显得格外珍贵,却也更加衬托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词通过雁群的南飞,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思乡的深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顾太清
364首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宋·赵肃远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虞美人·中秋无月
宋·赵长卿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九月步吴道师壁间韵(其二)
明·黄公辅
欲还吹帽笑慵疏,衙舍繇来非爱庐。沤渚澄清秋色老,寒风淅沥树声初。湖湘几度飞鸿迹,旅邸频惊阵雁书。紫蟹应知霜后熟,持螯斗酒遍乡闾。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唐·裴夷直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何必销忧凭外物,祗将清韵敌春醪。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九)
宋·释普度
雨洗炎威,秋磨霄汉。风传䆉稏香,雁腹寒岩畔。位转功回木马嘶,劫外不须重借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